活動日期:2018/11/26

JOY學苑・幸福領航系列:宋德震 談〈那些世界冠軍教我的事-下一代、下一步〉 

 

    講座一開始,宋德震老師談起自己在因綠際會之下,朝著工程科學與教育的領域前進。剛退伍回到花蓮的德震老師,一面學習日文申請日本大學唸書,一面則到花蓮及台東的原住民部落,為部落的孩童們講繪本故事,長達一年與孩童的相處種下了日後讓看似無聊的工程科學內容,卻能引發孩童興趣的教學方式,並擅用照片說故事把難懂的專有名詞,帶著孩童重新定義,使之內化、深化。而就在德震老師順利申請到日本大學唸書之際,來自台北的一位企業家於台東旅遊看中了宋老師的特質,邀請他到台北為兒童科學設計課程,德震老師最後選擇留在台灣,於1996年到台北的國語日報開了「科技模組」這堂課,從繪本換成積木,正式展開「台灣兒童機器人之父」這條路。

    德震老師帶著孩童參與國際機器人賽事,不斷傳出佳績履獲冠軍。第一場2003年4月前往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加全美青少年機器人足球賽,抱回冠軍,而當時的台灣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如何打造出機器人;接著同年7月到義大利第7屆RoboCup(機器人世界盃)青少年組比賽中,再度奪冠。自此,成了比賽場上的常勝軍。

    對德震老師來說,下一代的孩子學習coding的好處是可以預測,因為未來孩子工作的內容需要預測,當孩子懂得程式,可以寫出簡單的code,透過他的載具,做出簡單的模型來模擬環境的data,就可以預測。德震老師認為,不需要人人都是科學家或工程師,而是可以有科學人的表養。台灣的教育環璄在課堂上極少讓學生提問題,問問題比解決問題還來得重要,德震老師以《中庸》裡的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」為例,強調「審問」的重要。除此之外,宋老師更是期許「未來AI的時代,孩子要如何與機器人溝通、互動等,關鍵在於家長要放手,讓孩子自己找到飛行的經驗,讓他自己學會飛。」

    累積不少國際賽事的德震老師,感嘆台灣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強調「速成」以及「要贏」的心態,而忽略了「基礎」的重要,雖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把小孩的程度拉高,但一旦脫離這個領域或是沒有人繼續引導,很容易就會急劇下墜,這不是德震老師樂見的,即使台灣的小孩贏在起跑點,但卻在最後一哩路遙遙落後他人。因此,德震老師強調學習「一定要內化,最後要深化,要變成自己的東西,否則每一樣都想讓小孩接觸一點,但其實孩子沒有辦法應用,而且上場比賽一定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,大人都如此,更何況是孩子」。宋老師語重心長指出,對孩子來說,如何學會比較重要,而不是想著要學什麼最好。讓孩子去觀察,重新定義專有名詞,不用死背,對他們來說是有溫度,孩子就會理解,甚至會應用。而當老師知道如何引導孩子,家長知道如何陪伴孩子,唯有透過自主的學習,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就會從抬頭看星星到能夠遙望宇宙。

    最後,盧希鵬老師為今日精彩且具𣶶遠意義的講座做了兩個結論,第一,台灣的教育都是坐在教室裡教育,而坐在教室裡的教育通常都是為了要控制預測不確定性,但是透過德震老師今日談到的例子,我們必須要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,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不能夠控制,這也是工業4.0的精神。我們的人生、我們的教育,除了去控制預測不確定性之外,我們應該去享受以及跟這些不確定性互動。第二,盧老師引用芝加哥心理學系Csikszentmihalyi教授對快樂的定義,「快樂就是找到一個小挑戰,然後你去克服它」,以及藝人林志玲的生日感言「快樂不是一種性格,而是一種能力」,指出從德震老師的教學可以看到,他有能力把一個複雜的東西讓孩子們快樂,孩子們也漸漸開始學習這個能力,能夠在這無聊的coding裡頭得到自己快樂。盧老師亦期許所有JOY學苑的學員,也要培養這種能力,在很無聊的地方,找到一些快樂的感覺。

 

敬請期待第五場12/19由奧美廣告董事總經理呂豐餘為我們分享〈數位時代的品牌行銷〉!



2018-12-04 17.39.44.jpg 2018-12-04 17.40.03.jpg 2018-12-04 17.40.20.jpg